产品科普
首页 > 产品科普
发布时间:2024-12-02
诱导剂中的佼佼者IPTG虽然足够优秀,但也不可能独占市场。果糖同样是一种经常被翻牌的诱导剂。它们能够同时存在,必然各有所长。那么,它们究竟是凭借什么特性在市场上立足的呢?
IPTG:
IPTG是一种化学诱导剂,主要用于原核生物(如大肠杆菌)中的基因表达系统,尤其是在含有lac操纵子的系统中。它通过模拟自然诱导剂(如乳糖)的结构,能够结合并激活特定的乳糖操纵子(lac operon)中的阻遏蛋白,从而解除对lac操纵子的抑制,使得相关基因得以表达。IPTG通常用于研究和工业生产中,以控制目标蛋白的表达,尤其是在需要大量生产重组蛋白时。IPTG的诱导作用快速且可逆,适合于需要严格控制基因表达时间的研究。一旦去除,阻遏蛋白会重新结合到操纵子上,基因表达随即停止。
果糖:
果糖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糖类,通常在真核生物中作为碳源和能源被细胞利用。在某些酵母菌株中,果糖可以作为诱导剂,因为它能激活特定的代谢途径,如糖酵解途径。果糖的诱导作用通常是通过影响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来实现的,例如通过改变细胞内的cAMP(环磷酸腺苷)水平或激活特定的转录因子。果糖的诱导作用可能涉及多条代谢途径和复杂的调控网络,因此其影响可能更为复杂和多样化,不如IPTG那样直接和快速。
以上充分说明,“适合的才是最好的”。选择哪种诱导剂取决于目标生物体的特定生物学特性、基因表达系统的类型以及实验的目的。如果您的项目正需要大肠杆菌,且诱导剂只能选择IPTG,欢迎联系凌峰生物,我们愿意用优质的产品助力您的项目顺利产业化。